中醫產後調理 ● 坐月子需知
所謂的「坐月子」即是產後調養,是中國人非常獨特的保健方法,然而現代人常懷疑坐月子的必要性,並認為西方人沒有坐月子不也一樣健康?但其實不難發現,西方女性在產後衰老的程度遠勝於中國婦女,而這即是產後調養與否的差別,在中醫的觀念裡,女人生子,過程中散失的氣血可說是非比尋常,產後母體是極度虛弱,在抵抗力低落的狀態,此時保健與調養更是重要,倘若此時的虛弱體質未經調理得當,來日便即可能引起種種身體病症,甚至提早老化進入更年期。
中醫產後調理 ● 常見調理湯藥
生化湯:
生化湯可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自然產者在產後第一、二天可服用,但剖腹產者切記須在排氣後方可是使用,須注意的是,若身體出現發熱或是發炎反應,則須待現象皆消除後再服用,此外,生化湯食用過多無益,七八帖即足夠,市面上沖泡型茶包藥效低,不足以應付產後虛弱,還是應經中醫師處方後煎煮為佳。
八珍湯:
惡露收淨後即是產後進補最佳時機,對於氣血兩虛的孕婦補身,一般可用八珍湯加減處方,加上排骨或鮮魚一同燉煮,時間上需調補整個月對產婦方有良好助益,此為普遍性食補,不過由於各人體質多有些許不同,建議還是由醫師處方調補,才能適切達到產後補身的作用。
麻油雞:
一般坐月子常會讓產婦食用麻油雞調補,自然產最好在產後七天,剖腹產則須二週後方開始食用,但須注意的是,其實麻油雞只適用於身體虛寒卻無發熱反應體質的女性,倘若有發炎、虛熱、口乾舌燥、失眠、便祕、傷口紅腫、疼痛、腹瀉等症狀,絕對是禁止食用的。
中醫產後調理 ● 產後禁忌
1.產婦是可以洗頭的,此一禁忌是由於古代環境衛生較低,而產婦體力差、抵抗力弱,因此擔心產婦引起感染,如今現代生活便利,衛生條件佳,僅須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但還是要避免碰冷水。
2. 飲食宜清淡均衡,不要吃生冷食物及涼、寒性蔬果,如冷飲、刺身、冰品、西瓜、水梨、蕃茄、葡萄柚等,刺激、辛辣的食物也應避免,如炸雞、罐頭、咖啡、麻辣鍋等。
中醫產後調理 ● 小產坐月子
一般坐月子在產後的第一個星期以排除惡露順暢經血為主,第二第三星期以後以補氣、補血、補腎為主,補氣補血的目的在讓產婦能快速回復體力,而補腎在於調整女性荷爾蒙以及補筋骨為目的,以減少產後腰痠、月經不調和崩漏的發生。
小產坐月子與一般做月子調整階段是相同的。只是做月子的週數較短。根據流產的方式不同調理重點也會不同:
人工流產:
人工流產是利用藥物讓胚胎停止發育或刮搔或是吸引的方式破壞子宮內膜以及胚胎而達到中止妊娠。往往因為刮搔過度而造成子宮內膜變薄或是內膜沾黏,術後可能會有月經量減少的狀況,若是嚴重沾黏甚至可能不孕。因此調理的重點會加強補血養血。藉由補血的方式能使子宮內膜增厚,使被破壞的子宮內膜能迅速恢復原狀。
自然流產:
例如胚胎基因缺陷、胚胎發育不良、或是母親身體虛弱都會導致自然流產。因此做月子的調理重點在補氣血、補肝腎。補氣血能使母體強壯,補肝腎可強化生殖系統提升身體機能,可避免再度流產。
小產簡易做月子:
產後第一周:以排除惡露順暢經血、利水消腫為主
產後二-六週:加強小產後體力的恢復,以補氣、補血、補腎為導向。在食補方面可在惡露乾淨後服用麻油雞或是腰子杜仲湯,可促進體力迅速回復以及強化筋骨、預防腰痠。
雖然小產階段性的調理非常簡便,不過建議民眾仍須尋求醫師診斷,才能依據體質及個人狀況做出最好的調整。
療程名稱
|
份量
|
適用
|
坐月子個人中藥湯調理
|
藥湯15天份,每日一帖(2包)
可直接飲用或燉煮排骨
|
小產調理
|
藥湯15天份+燕窩(或雪蛤)15天份
|
小產調理
|
藥膳湯包30天份, 每日一帖(2包)
可直接飲用或燉煮排骨
|
一般坐月子
|
藥湯30天份+燕窩(或雪蛤)30天份
|
一般坐月子
|
坐月子及產後
瘦身一個月療程包套
|
1.坐月子藥膳30天份
2.減重纖體錠療程一個月及埋線四次
|
.
|
坐月子對辛苦的產婦來說是絕對必須的,對於繁忙的現代人,常會因沒時間或無人協助照料,但依中醫觀點,為了減少日後身體提早衰退與病痛,以及孕育下一代的良好身心,還是尋求專業中醫師替您坐月子吧!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