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是一種腿部靜脈系統常見疾病。大部分的腿部靜脈曲張好發於表淺靜脈系統,尤其以大隱靜脈病變較為常見。靜脈曲張因為缺氧血液聚積在腿部,壓迫神經或刺激皮膚,便會造成血管腫大或彎曲,就形成了靜脈曲張。

常見的症狀:
1. 腿部容易發麻僵硬
2. 搔癢,腫脹,陣痛,潰瘍,出血
3. 半夜抽筋,浮腫
4. 皮膚發炎變色
臨床症狀分期:
第一期:毛細管擴張,蜘蛛網紋
第二期:血管腫大彎曲
第三期:水腫
第四期:皮膚病變:色素沉澱、起疹,皮膚硬化
第五期:第四期合併潰瘍
第六期:出現開放性潰瘍

.png)
1. 傳統抽除手術
傳統抽除手術(Stripping) 需全身麻醉。先於腹股溝處切一開口,結紮連接深層靜脈及淺層靜脈間之問題血管,再於膝下作另一切口,放入鐵絲,然後將大隱靜脈抽出。因為整條抽出容易破壞血管周圍的組織與神經,因此有較多併發症。同時術後傷痕較大且多,病患必須忍受疼痛,回復正常生活時間較久。
2. 血管內治療(靜脈內雷射)
血管內治療只需局部麻醉,或減痛麻醉法,分為微創電波與雷射兩種。靜脈內雷射因能量不穩定,加熱的範圍並不一定均勻,若是靠近皮膚表面會有灼傷的可能性,故要減低能量治療,所以治療多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可以做為微創電波後的二線治療或補足治療。
3. 微創電波
微創電波是歐美目前正流行門診手術。先在膝蓋或腳踝附近開一小傷口,將治療導管導入大隱靜脈內,利用微創電波所釋放的熱能使靜脈壁受熱後自然萎縮閉合。新一代的技術,提供穩定熱能,依照當時治療區段的溫度,改變所需要的治療溫度。確保血管內每個治療區段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不易傷到周圍其他組織。術後不易瘀血疼痛,閉合率接近分之百。不過加熱速度快,有表面燙傷的可能性,需要經驗的醫師執行。非常適合靜脈曲張中重度分期治療。
靜脈曲張 ● 輔助治療
若要完全終結靜脈曲張,可搭配以下輔助療程,做為微創電波後的二線治療或補足治療。
1. 改良式微切口抽除手術
以微小切口處理彎曲的小靜脈,優點是可以局部麻醉,傷口於數月後就不明顯,缺點是可以處理的數量與長度有限,也花較多的時間。
2. 注射法
利用特殊注射劑施打在靜脈曲張的部位,無菌性破壞血管內膜,使靜脈曲張封閉癒合,此方法比較適合用於中等大小以下的靜脈曲張。通常建議不只注射一次,減低復發率。
3. 體表雷射治療
皮膚外用雷射治療,適用於較小型的網狀靜脈曲張,和去除斑點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樣,藉由雷射光束使靜脈曲張逐漸消失,能避免傳統手術後所造成的色素沉澱、過敏、疼痛異常等後遺症。悠美診所治療小型靜脈曲張雷射採用針對血管的專一性治療,不傷及其他部位。
靜脈曲張 ● 悠美素人案例
部落客小沁 X 微創電波好威!打敗沁媽靜脈曲張‧全紀錄


靜脈曲張 ● 案例分享



.png)
1. 術後1~2天會有痠痛、腫脹感,屬正常反應,會逐漸消失。
2. 手術後,腿部以彈性繃帶均勻包裹,最好臥床休息 2~3 天。
3. 臥床時,患側腿部應高於心臟位置,可利用枕頭或將床尾抬高約 6~9。
4. 臥床時患側膝蓋不宜彎曲,坐時勿交叉疊腿,不可長時間維持固定的姿勢,如一直站立或坐著。
5. 手術後 24 小時內,儘量減少下床。活動後儘快上床,抬高腿部,促進血液回流。
6. 避免在患側腿部上方施壓力,如穿緊身腰帶、吊帶或束腹等。
7. 待醫師指示後穿著適宜的彈性襪。
8. 體重超重者,應進行減肥計劃。
9. 傷口若有紅、腫、熱、痛、出血現象,應儘速返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