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去斑原理,光照醫學
雷射誕生於20世紀,1959年美國梅曼(Maiman)博士發明出全球第一台的紅寶石雷射,而後1983年醫學界提出了「選擇性光熱分解理論」,用以說明雷射除斑的原理依據,也就是物體(黑色素)吸收雷射光後,會將光能轉換變成熱能,致使吸光物質(黑色素)遭到破壞,分解成小分子的黑色素隨後被人體代謝排除,或與表皮的結痂一併脫落。
Q-Plus R 新紅寶石雷射 ● 療程原理:
「Q-Plus R」新紅寶石雷射在Q 開關雷射系統上,使用黑色素吸收專一性的雷射波長694nm,雷射穿透深度可至真皮層,移除表皮與真皮層的色素性病灶,且雷射波長的含氧血紅素吸收曲線極低,療程不易產生紫斑(Purpura) 或血管受損的副作用傷害。
依照選擇性光熱分解的理論,為了減少對周邊組織的傷害,雷射的脈寬頻寬短於或接近毛囊的熱緩解時間為佳。「Q-Plus R」新紅寶石雷射的脈衝頻寬30ns,雷射震波撞擊色素團塊使其崩解,更利於代謝清除,達到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效果,還你水潤膚質、明亮臉色。
圖說:皮膚組織內的不同成份對不同波長的雷射光有不同吸收能力,因此如果要破壞黑色素而同時不對其他細胞有所傷害的話,紅寶石雷射的波段是對黑色素吸收力佳的選擇,同時其他組織成份對此波段則是吸收力差的。
Q-Plus R 新紅寶石雷射 ● 療程特色:
搭載光點最佳化技術的治療握把,藉由激發出平頂光的方式,將輸出的雷射均質地傳輸到整個光點範圍,除了可以將雷射術後的修復期縮到最短,一併讓雷射副作用的機率降到最低,達到抹黑不反黑的期望。
輸出的雷射光束設計上亦有特殊設計,除了傳統圓形光點探頭外,新增了方形光點治療探頭,加成雙倍大範圍治療面積重疊,縮短20%的治療時間,相較於其他傳統圓形光點除刺青療程,能提早感受到肌膚變得白淨透亮。
Q-Plus R 新紅寶石雷射 ● 適合病症:
1.大部分的淺層班(曬斑、雀斑、老人斑)
2.深層斑(如太田母斑、顴骨母斑)
3.難以清除的肝斑
4.色素斑
5.術後發炎或沉澱
6.刺青移除
7.疤痕修護
Q-Plus R 新紅寶石雷射 ● 貼心提醒:
1.懷孕者不適合
2.若有使用A酸或口服A酸,須於療程開始前6 個月停止使用
3.使用抗凝血劑者,須於療程前告知
4.刺青時對墨汁強烈過敏反應者,須於療程前告知
5.肌膚過度曝曬日光者,健康條件較差的病患,須於療程前告知
6.治療部位皮膚狀況不好(受傷、過敏或瘀青…等),須於療程前告知
7.自體免疫疾病、凝血功能障礙、以及惡性腫瘤者,須於療程前告知
8.除了膚況不佳的敏感性膚質以外,熬夜、失眠、精神官能症、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等,都建議不要進行雷射療程。